這是本文件的舊版!
RSYNC_PASSWORD=“PASSWORD” rsync –delete -a /home [email protected]::nas
選項與參數:
rsync [-avrlptgoD] [-e ssh] [user@host:/dir] [/local/path]
- -v :觀察模式,可以列出更多的資訊,包括鏡像時的檔案檔名等;
- -q :與 -v 相反,安靜模式,略過正常資訊,僅顯示錯誤訊息;
- -r :遞迴複製!可以針對『目錄』來處理!很重要!
- -u :僅更新 (update),若目標檔案較新,則保留新檔案不會覆蓋;
- -l :複製連結檔的屬性,而非連結的目標原始檔案內容;
- -p :複製時,連同屬性 (permission) 也保存不變!
- -g :保存原始檔案的擁有群組;
- -o :保存原始檔案的擁有人;
- -D :保存原始檔案的裝置屬性 (device)
- -t :保存原始檔案的時間參數;
- -I :忽略更新時間 (mtime) 的屬性,檔案比對上會比較快速;
- -z :在資料傳輸時,加上壓縮的參數!
- -e :使用的通道協定,例如使用 ssh 通道,則 -e ssh
- -a :相當於 -rlptgoD ,所以這個 -a 是最常用的參數了!